智慧校园应用案例展示15
发表时间:2025-02-24 10:31 智慧校园应用案例展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F5G全光网络助力智慧校园建设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作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有着辉煌的历史,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锚定“国内一流、海内外有影响的工业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建设目标。 然而,随着数字教育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从一块智慧交互屏到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校园面临着诸多问题。无线网络质量不高、网络基础设施老化、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历史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智慧教室、办公环境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礼堂、报告厅、食堂等高密度场景对无线网络高并发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校园网络建设亟需变革。 面对挑战,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迎难而上,与华为携手合作,共同推进F5G全光网络和Wi - Fi 6技术的全面部署。以往校园网络改造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还容易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而此次学院的网络改造与众不同,为智慧校园建设开启了新篇章。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数字化技术重塑育人样态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创建于2020年,地处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周围汇聚了一大批高精尖科技企业,拥有丰富的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数字化基因。 在数字化硬支撑方面,学校两个校区设有创新科技空间、智创未来空间、智慧心育空间等特色部室。公共区域配备LED大屏、智慧班牌、智慧云屏、阅读查询机等。教室和各部室均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智慧黑板、智慧空气消毒净化一体机等设备。飞天路校区的希沃魔方·数字基座以1大数据中心、2大智能档案为基础,通过班级优化大师、“掌上看班”、共享课件等功能,聚焦综合评价、教学教研、教务管理等场景,为数字化校园治理赋能。 在数字化软环境方面,学校搭建“一个核心·多个数字化”软环境,通过云计算核心平台,实现了教学、评价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变革了学生学、教师教、家长育的教育样态,实现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校园里随处可见可触的学习云屏,打破时间空间的云端资源,线上线下混融的学习方式,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智慧”的气息。 绵阳部分学校:数字校园多元应用场景为进一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校园环境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四川省教育厅开展了2024年数字校园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绵阳有9所学校案例成功入选。 其中,智慧校园AI技术打造防欺凌系统是一大亮点。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校园内的异常行为和冲突,及时发现潜在的欺凌事件,并迅速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干预,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此外,“读懂儿童”APP也是绵阳数字校园应用场景的典型案例之一。这款APP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学习状态,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和指导,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与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AI体育助力智慧校园10月26日,北京市教委召开“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同时公示了第二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名单。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和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凭借其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杰出表现,特别是AI体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成功入选。 格灵深瞳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为这两所学校的操场带来了智慧化升级。通过安装与部署多套智能体育设备,学生们可以在AI体育老师的陪伴下,享受个性化、数据化、科学化的体育运动评估与指导。学生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论是跑步、跳远还是球类运动,AI体育老师都能精准捕捉学生的动作细节,提供即时反馈与调整建议,确保每一次练习都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跑步训练中,AI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跑步速度、姿势等数据,为学生制定专属的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提高跑步成绩。 某高校:智慧教学环境助力三教改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学习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某高校的教学环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该校智慧校园建设坚持融合创新,致力于实现多个方面的融合。 在教学模式上,智慧教学环境使得课堂教学从过去“满堂灌”转向“教讨结合”“互动教学”“翻转课堂”。学校实现了课堂互动教学和线上辅助教学融合,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同时也能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助指导。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数据融合,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融合,让学生可以先通过线上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提高学习效果。课程团队集体建设和任课教师个性化授课融合,既发挥了课程团队的集体智慧,又能体现任课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场景和线上直播教学场景融合,在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期间,学校可以迅速切换到线上直播教学,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该校信息中心提交的案例《建成智慧校园环境 助力三教改革落地》成功入选2023年度首期江苏高校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集,这是对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所做探索和实践的充分肯定。 智慧校园建设的启示与展望从上述智慧校园应用案例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之路。这些案例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技术应用方面,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如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选择F5G全光网络和Wi - Fi 6技术解决网络问题,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利用数字化设备和云计算平台构建智慧校园环境。在应用场景方面,要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绵阳学校的防欺凌系统和“读懂儿童”APP,以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与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AI体育应用,都体现了针对不同需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智慧校园建设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校园将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例如,未来的智慧校园可能会实现更加精准的教学资源推荐,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为其提供最适合的学习资料和课程。同时,智慧校园也将更加注重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